www.goodnews4china.com
问题 6: 圣经是谁翻译成中文的?
答: 这里转载一篇文章, 名为"中文圣经的问世" 此文原载于华人基督教真理报,
第88期, 网站: http://www.truth-monthly.com 作者杨爱程. 全文转载如下:
大家都知道, 马丁.路德宗教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,就是把圣经译成现代德文,从
而让每一个德国信徒,都能够直接通过神自己的话语,来寻求神的真理.後来的
宗教史家都一致认为,这一点正是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,乃至全世界的近代化,
产生强烈冲击的地方. 现代民族语文圣经的出现,打破了罗马天主教神职人员对
圣经真理的垄断,使普世信徒不再单靠神父们的解释,就可以凭着神所赐的悟性
来领受神的旨意. 其结果,就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,它不但使
普通信徒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思想禁锢,也使欧洲的宗教信仰和学术思想,从中世
纪的封闭状态中解脱出来,席卷整个西欧的民主化运动,也可直接追溯到现代民
族语文圣经的广泛传播.
因此, 新教(更正教)宣教士,秉承马丁.路德宗教改革的这一传统,每到一地,必先
将圣经译成当地当时的通行语文,好使当地人直接从圣经中认识上帝和他的独
生子主耶稣基督. 这一点,正是他们为当地人民所作出的最大贡献. 在中国也是
这样, 第一本完整的中文圣经,就是更正教宣教士奉献给中国人的.
当然,我们也不应该忘记, 最早把部分圣经译成中文的,是远在唐朝的景教宣教士
据考证,唐代景教译本有<阿思瞿利容经>(福音书),<传化经>(使徒行传),<宝路法
王经>(保罗书信),<启真经>(启示录),<牟世法王经>(摩西书, 可能是出埃及记),
<多惠圣王经>(大卫王的诗篇),等等. 这些译本虽未能流传下来, 但仅从标题的译
法,就知道受了佛教用语的很多影响. 咋一看,几乎分辨不出是基督教的圣经,还是
佛教经典
除景教外, 天主教宣教士也翻译过部份或全本的圣经. 最早的中文圣经,出于十六
世纪在中国宣教的耶稣会修士之手
马礼逊(Robert Morrison)于1807年来到澳门後,由于满清政府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,
使他一时无法进入中国本土,但他一点都不气馁, 相信神必定会为他开路.所以,
毫不迟延, 草草安顿下来之後, 马上开始学习中文, 很快,他便决定亲手翻译圣经,
经过十多年的努力, 在後期到达澳门的同工米怜(Miline)的协助下, 终于在1819年
完成了全部新旧约圣经的翻译工作,并于1823至1824年间出版.
此外,英国浸信会派驻印度的宣教士马士曼(John Marshman), 也想要为中国人准备
一本圣经,他和一位担任澳葡政府翻译官的亚美尼亚人拉沙(Joannes Lasser),一道
花费了十六年的功夫, 於1822年完成了<新旧约全书>的中译本.
後来,又有英国圣公会宣教士麦都思(Walter Henry Medhurst), 德国宣教士郭实猎
(Karl Faricdrch Gutzlaff), 美国公理会宣教士裨治文(Elija Coleman Bridgeman)和马礼
逊的儿子马儒翰(Jone Robert Morrison)合作翻译, 於1840年前後完成的全本圣经,
其中的新约部份题目为<救世主耶稣遗诏书>, 经太平天国删改後采用作钦定经
到了1853年, 又出版了米怜,麦都思, 施敦力(Stronach), 布朗(Brown), 马儒翰, 裨治
文, 理雅各(James Leggy)和克陛存(M.S.Culbertson)等人合作修定的所谓"代表译本"
由于参加者对神的名称有分歧, 因而出版了"神"版和"上帝"版两种不同的译本.
1890年, 上海在华宣教士代表大会通过决议, 准备出版一本全国通用的中文圣经,
并於次年成立了三个委员会, 分别负责文理(即文言文), 浅文理和国语三种译本
的翻译工作. 其中,浅文理译本於1904年出版了新约部分, 文理译本於1906年出版
而於1919年出版的<国语和合译本>则成为最受欢迎, 也流传最广的中文圣经译本
至此, "神的话语"正式成为中华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无法忽略的组成部分, 默默地
发挥净化心灵, 匡正世道的功效..
[注一]卢景骥曾请教杨爱程一个问题: 太平天国对圣经作了什么删改, 是不是把
"上帝"放进圣经之中, 以致产生"神版"和"上帝版"两种不同的译本?
杨爱程回答: "太平天国把洪秀全说成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,把他捧为神. "上帝"版
与"神"版圣经是传教士之间不同意见而造成. 与太平天国无关.
下载本页
续 问 题 7
回目录 4-1